第99章 《红楼梦》何以有那么多的对联? (第1/3页)

加入书签

对联,也称"对子",或"楹联",是汉语言特有的文学形式,乃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,有春联、寿联、婚联、挽联、乔迁联、开业庆联等类别,主要由字数相同、韵律协调、语义完整、对仗工整的两句话组成,有的还加有"横批"。

据考,对联,源起于古诗中的对偶句,始创于五代时期。我国最早的一副对联是五代后蜀国君孟昶在门板桃符上的题词:新年纳余庆,嘉节号长春。至明清时期,对联盛行,尤其在民间有着广泛的应用。

在奇书《红楼梦》中,对联散布于若干章回,尤其在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、黛玉与湘云在大观园的中秋夜即景连句、红楼儿女在芦雪庵对着漫天大雪争抢吟对中,更是将对联创作的意蕴提升到叹为观止的高度。

据不完全统计,《红楼梦》中的对联达百幅之多,每幅对联都紧扣人设环境的氛围和特点,很巧妙地表达了作品的创作意图。

一、"人生哲理"类对联

该类对联在《红楼梦》中主要有四种表现形式。

一是分别在第1回、第5回中反复出现的一幅对联:"假作真时真亦假,无为有处有还无"。在116回贾宝玉重回太虚幻境时则化用为意思一致的"真如福地"额联:"假去真来真胜假,无原有是有非无"。

这副对联乃全书大关节所在,暗示《红楼梦》的读者要弄明白"真"与"假"、"有"和"无"的辩证关系,千万不要受假象迷惑而不懂得真正的意义。

因《红楼梦》是借"假语村言"、"真事隐去"而创作的古典文学,需如同看"风月宝鉴"一样,通过反照正照识别真假后,方知《红楼梦》要表达的真正意图。

二是第2回突兀出现的一幅"破联":身后有馀忘缩手,眼前无路想回头。

该联在《红楼梦》中也很重要,起暗示和寓言的作用。因被革职后的贾雨村受聘到林府当"西宾","偶至郊外信步"时,便在荒野处只有一个聋哑老僧所在的智通寺里见着此联,隐喻贾雨村等人暮年镜像,因"贪得无厌"最终陷入身败名裂的命运:

有悔过自新机会但忘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↑返回顶部↑

上一章 书页/目录 下一页

其他类型相关阅读: 谍战民国:八宝提灯 末世之极,创世之初 王国保卫战:浪人之影 院士之路 陆神的国服女友 平民火影:从八门遁甲开始无敌 全民战争:我的血统有亿点点穷 网坛之数据天王 团藏!把哥眼睛还回来! 86:不存在的希望 和三笠一起穿越的日子 奥特之永恒的光 废土孕妈拾荒日常 龙神低语 变成丧尸被切片,重生归来养大佬 我末影女王!实名表白Him大人 神明叩首 王者:扮演女英雄,我成全民女神 原神之我能刷阅历点 我在魔卡世界刷成就